内容预览: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概况与金融供需分析自1978年以来,我国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经营体制,支撑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单纯的家庭承包经营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却存在着“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方式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为了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纷纷涌现,它是农民按专业分工自愿组织起来、自主经营的组织体系。合作社发展概况2005年7月,河南省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12个合作社建设试点省(市)之一。目前,河南省合作社占全国总量的5.6%,共有各类合作社8500余家,总资产达58亿元,入会社员180多万户,入会农户占全省农户总量的10%以上。从河南省合作社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四种形式:由村委集体兴办。这类合作社主要以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部分生产资料及相关的服务为主,大部分社员投入的股份比较均等,“合作互助”的特点比较典型。这种形式的合作社目前全省共有2345家,约占总数的27%左右。以经营能手或专业大户兴办。此类形式的合作社充分体现了“三农”自主兴办的原则,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之初,“能人”将较多的家庭财产投入合作社,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同时,“能人”出任合作社的核心职务,使其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保证。这类合作社起点相对较高,营运比较顺利,与市场对接方面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目前,这类合作社全省共有3786家,占总数的44.7%左右。由龙头企业带动的合作社。这类合作社是依托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产业化链条纽带关系形成的,…………
全文共2008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新来的客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注册会员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未登陆用户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秘书文库--青年干部的网络秘书,职场精英的智慧文库![了解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