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不难看出,从语文的工具性来说,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它本身就载有思想;从语文的人文性来说,语文是完整的生命,每个汉字都是生命,字、词、句、篇,都含有人类的文化、历史和情感,是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的积淀;语文所包含技能中,也包含为表情达意服务的因素。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突出情感,加强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引领学生感知体悟,激励学生表情达意,培养学生移情能力,从而使其思想情感得以熏陶,语文素养得以提升。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贯彻情感熏陶的几点做法。
一、煽情现:首因效应在感
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曾通过测试发知和记忆中作用非常明显。其实,这种“先入为主”的规律在情感领域也同样得到体现。从总体而言,文章流露出的情感总有差别,或激昂愉快,或悲抑凄婉,或勃发豪放,或凝重深沉。因此在课文导入时,教师要“转轴拨弦三两声”为课文确定一个基调,从全局、整体角度去把握好作品中的情感。煽动学生产生与课文基调一致的情感,使学生获得某种情感定势,达到“风咋起,吹皱一池春水”的理想效果。
如,在上《桂林山水》前,我…………
全文共3978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新来的客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注册会员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未登陆用户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秘书文库--青年干部的网络秘书,职场精英的智慧文库![了解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