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制造型企业流程管理的理论研究(doc 7)下载

下载内容简介

  • 信息时代制造型企业流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对业务流程进行协调管理,动态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已成为各企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对传统流程管理理论演变的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供应链以及虚拟企业的跨组织流程管理思想——“松散耦合业务流程”的协调管理。 
    1、制造型企业的发展变化
    做好制造业流程管理的前提首先要对制造行业有充分的理解。制造业与非制造业在特点、需求上的差异都较大。非制造业关心物资流通、财务核算与分析,制造业则更关心生产的均衡、灵活和有序等;再从制造业的两大类别来看,差别也很大。离散型制造业(如汽车、家电行业)重视资源协调、成本控制、按单生产等;流程型制造业(如石油、化工行业)重视生产设备的实时自动化管理和维护等。其次,制造企业本身面临着一些重大的变化。最为明显的趋势是,制造企业正从“大批量、刚性”的生产模式转向“小批量、个性化”的生产模式,成为了所谓的“实时企业”,即追求快速响应其用户的需求变化。传统的职能组织是产品驱动、顾客推动的制造销售型,强调效率,通过对顾客需求的预测组织大规模生产,部门之间的合作基本上依赖管理层的指挥和控制,流程的整体性不足而刚性较大,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而现在的“实时企业”需要意识客户需求的变化并快速响应,是以顾客为中心,组织是由多个可以动态组合的能力模块——角色组成。顾客的需求驱动角色之间的协调,能从来自环境的复杂信息中感知顾客的需求变化和趋势,随后进行分析,动态地组合各能力模块——角色组成流程,来应付市场的变化。另外,从整个行业来看,企业之间的竞争正转变为企业联盟之间的竞争,不同企业实现共享资源,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而成为整个价值链上的不同结点。
    2、对制造型企业流程的描述
    流程本身是一种能力载体。从价值链的角度看,组织为顾客创造价值,需要采购、生产、财务、销售、服务、研发和人力资源等角色的合作,这是能力的多元化,也使流程表现出模块性。不同的流程包含不同的能力模块,其组合方式也不相同。能力模块的合作方式和程度,很大程度决定了流程的绩效。从组织范围来看,流程往往跨越各个能力模块——角色。这使得流程呈现为一定的能力模块组合和层次性,它们之间是相对的“客户服务”关系,可以要求服务或提供服务,服务的价值大小由“客户”评价,以此作为报酬的依据。流程运行体现为这些关系的建立、发生和完成过程。就流程的主体而言,角色是一个具有多重性、协作性和层次性的抽象概念,它和流程目标的相应属性是对应的。组织的核心流程,一般需要多个部门或工作小组的合作。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目标从上到下逐渐细化,责任层层落实到各级角色,直至各具体的参与者,以便实施面向流程的目标管理的过程。其中结构的和谐是流程运行的基础,反映了组织和谐的静态性质;而流程的协调是角色之间遵循一定规则的有序互动,涉及组织运行的过程动态管理。

下载信息

  • 运行环境: Win9x/NT/2000/XP/
    资料作者: shui…
    开发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国产软件
    下载累计: 本地下载1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