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史记·淮阴侯列传》读后感--从胯下之辱看韩信的忍让
淮阴侯韩信和酂侯萧何、留侯张良并称“汉初三杰”,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三位开国功臣。特别是淮阴侯韩信,在协助刘邦平定天下的战斗中,出谋划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汉高祖刘邦称赞他:“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功勋卓著冠盖天下。在井陉口,背水一战,用兵如神,出奇制胜;在齐地,大败楚军,袭其粮车,断其粮道,迫使楚汉相和;在垓下,布下十面埋伏,诱进项羽,重重包围,使“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四面楚歌,兵败自刎……然而,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却描写了韩信早年贫困时期的一个细节,那便是韩信胯下受辱。《史记·淮阴侯列传》对此作了细致的描绘:“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无赖屠户当众侮辱韩信,韩信为何不杀他,而选择“俛出袴下”,受众人耻笑呢?韩信当真怯懦了吗?难道他就真的愿意忍受这胯下之辱吗?我掩卷沉思。井陉口背水一战,韩信统率全军与二十万赵军殊死奋战,刀光剑影,血雨腥风,韩信驰骋于千军万马之中,指挥若定,大将风度,何曾有一丝惧色!而在一个无赖屠户当众羞辱他的时候,却表现得如此胆小、怯懦、甘受侮辱,这不是与背水一战的韩信截然相反吗?“俛出袴下”其实是韩信在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选择。韩信“孰视之”,既不是估量自己如何与屠户争斗,更不是害…………
全文共936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免费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新来的客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注册会员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未登陆用户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秘书文库--青年干部的网络秘书,职场精英的智慧文库![了解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