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福利社区化中的社区资源开发与整合探讨一、福利社区化的缘起及其在中国的意义二十世纪80年代,西方许多国家面临“福利国家”的危机,使得政府公共部门办理各种社会福利的模式受到了许多挑战与质疑,也因此提出了许多新的策略与方案,如去机构化(deinstitutionalization)、去科层化(debureaucratization)、市场化(marketization)、商品化(commercialization)、契约外包(contractingout)及民营化(privatization)、社区化(communitization)等纷纷被提出来。这些主张都强调应当结合民间的资源与力量来实施各项社会福利方案,政府不应该是福利的唯一提供者;福利的责任应该由公共部门、营利部门、非营利部门和家庭社区等四个部门共同负担。此后,西方各国政府逐渐从产业与公共服务领域撤退;在社会福利领域的政策或服务也开始由政府转移到民间,从中央下放到地方,由单一的服务提供方式变成组合式的服务提供方式,出现了福利市场化、志愿化、地方分权化及福利社区化的趋势。基本上,这股新的福利思潮可以用“福利多元主义”(welfarepluralism)来表示。其中福利多元主义的两个主要概念是分权(decentralization)及参与(participation)。分权指的是政府将福利服务提供的责任转移至私有市场,同时也含有中央政府将职权下放地方政府和资源继续分散至邻里或是小型社会服务团体的意义。至于参与是指希望福利提供者(社区、非营利组织等)和福利消费者共同参与福利服务的制度决策及服务输送过程,比如服务提供者可以根据机构、社区属性设计提供服务内容的权利。…………
全文共6547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新来的客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注册会员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未登陆用户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秘书文库--青年干部的网络秘书,职场精英的智慧文库![了解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