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构筑生态屏障捍卫生存环境——*****县石漠化治理工作的启示与思考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指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贵州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地区。石漠化的成因既有自然原因,更是人为因素所致。自然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为:一是过度樵采。岩溶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村能源种类少,过去相当长时间,群众生活能源主要靠薪柴,在缺煤少电、能源种类单一的地区,樵采是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二是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岩溶地区山多平地少,农业生产大多沿用传统的刀耕火种,陡坡耕种,广种薄收,由于缺乏必要的水保措施和科学的耕种方式,充沛而集中的降水使得土壤易被冲蚀,导致土地石漠化;三是过度开垦。岩溶地区耕地少,为解决温饱问题,当地群众往往通过毁林毁草开垦来扩大耕地面积。新开垦地由于缺乏水保措施,土壤流失严重,最后导致植被消失,土移石现;四是乱砍滥伐。建国以来,西南岩溶地区先后出现几次大规模砍伐森林资源,导致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如大炼钢铁时期大规模的砍伐活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行的“以粮为纲”的政策等,使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由于地表失去保护,加速了石漠化发展;五是过度放牧。岩溶地区散养牲畜,不仅毁坏林草植被,且造成土壤易被冲蚀。另外,乱开矿和无序工程建设等…………
全文共5604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新来的客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注册会员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未登陆用户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秘书文库--青年干部的网络秘书,职场精英的智慧文库![了解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