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如何让抗疫文艺作品有效发挥作用研讨材料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牵动着人们的心,相关文艺作品不断涌现。全民参与,让文艺作品山积波委,质量却参差不齐。个人认为,优秀的抗疫文艺作品,要能匡正人心、凝聚人心。
大体来说,当下的抗疫文艺可分为三类。专业文艺工作者的作品,多从大视角着眼,表现疫情中的人性光芒,以央视春晚诗歌朗诵节目《爱是桥梁》为代表;不少文艺爱好者的作品,多从个人生活视角着眼,以微信短文、图片、短视频等形式,抒发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例如武汉外卖小哥的微博日记等;部分网络写手的作品,多从热点事件着眼,为蹭热度而编故事、炒冷饭,难以打动人心。
疫情是对中国卫生防疫能力的一次大考,更是对人性的大考。所谓的抗疫文艺,要对以下三个重要问题进行思考与回答:以何抗疫?抗什么疫?怎么抗疫?
文艺作品以何抗疫?表现疫情中的人性光亮。探索人性的幽微与宏阔,一直是文艺作品思考的核心命题。关注疫情中逆行者的人性光亮,正是文艺作品得以抗疫的核心特征所在。
历史上,文艺作品对人性的书写,可以简要概括为本然、实然、超然等三种状态。本然状态,就是人心如童心般纯净朴素的状态;实然状态,就是人心在现实苦难中扭曲挣扎的状态;超然状态,就是人心经历磨砺后超越自我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沈从文的《边城》写出了人性的本然状态,鲁迅的《伤逝》写出了人性的实然状态,托尔斯泰的《复活》写出了人性的超然状…………
全文共1929字,仅供站内会员学习参考(会员可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
新来的客人请【点此注册】加入会员
刚注册会员请【刷新页面】打开全文
未登陆用户请【登录网站】查阅文章
秘书文库--青年干部的网络秘书,职场精英的智慧文库![了解我站]